开拓者队官方一纸公告,中国新星杨瀚森被正式下放至发展联盟下属球队撕裂之城混音。
这一决定瞬间引爆篮球圈,有人痛心疾首称“NBA梦碎”,也有人拍手叫好认为“早该如此”。
难道这次下放,真的意味着这位20岁小将的NBA生涯尚未开始就要草草收场?
回顾杨瀚森在开拓者队的前五场常规赛,场均仅有5.8分钟出场时间,交出1.8分0.8篮板0.4盖帽的成绩单,投篮命中率低至22.2%,三分球更是颗粒无收。这样的数据在强调即战力的NBA赛场显得格外苍白。
更残酷的比较来自队内竞争。 随着罗伯特·威廉姆斯伤愈复出,加上里斯在外线手感回归,开拓者教练组在对阵掘金的比赛中直接弃用杨瀚森,这是他职业生涯首次遭遇DNP(未获出场)。
球队轮换次序已明朗化:克林根坐稳首发,罗威担任主要替补,里斯凭借空间型打法获得青睐,杨瀚森彻底沦为第四中锋。
美国媒体晒出一组防守数据更令人触目惊心:杨瀚森的防守效率值低至121.5,全队垫底。 而当他在场时,球队整体防守效率会下降13个点。 这样的防守表现,在追求速度和换防的现代NBA堪称“漏洞”。
杨瀚森在NBA的适应问题早有征兆。 在一场开拓者对阵爵士的比赛中,爵士队新科5号秀贝利将他当成“人形提款机”,连续三次单打得分。挡拆后一步过掉、变向晃开跳投、干拔命中,短短几分钟内完成“军训三连击”。
美国网友的嘲讽如潮水般涌来:“杨瀚森滚出NBA! ”、“开拓者想赢球? 该上的是里斯,不是这个慢动作回放! ”这些刺耳的声音,折射出他在NBA面临的残酷生存环境。
开拓者代理主帅斯普利特曾一针见血指出问题:“他是新秀,还没适应NBA速度,不能给太长时间! ”这支场均抢断高居联盟第一的球队,需要的是能跟上快节奏的全能型球员,而杨瀚森传统的移动速度,仿佛“老爷车误入F1赛道”。
更让人担忧的是舆论环境的急剧变化。 选秀时的“天之骄子”,短短五场比赛后几乎沦为“全网群嘲”的对象。 无数网友给他贴上“不努力”、“不自律”等负面标签,甚至将矛头指向他的私生活。
一直在美国陪伴杨瀚森征战NBA的女友成为网络暴力的受害者,巨大的压力逼迫她清空个人社交平台内容。 一场普通的赛后烤肉聚餐照片被曝光后,竟引发对其职业态度的质疑。 从赛场到生活,这位20岁年轻人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审视。
面对如此困境,下放发展联盟真的是最坏的选择吗?历史数据显示,近五年被下放过发展联盟的国际球员中,超过六成最终打回了NBA。 这或许能给悲观者一丝希望。
开拓者随队记者Sean Highkin透露,此次下放是为了让杨瀚森获得更多训练时间,他可能在北京时间周二主场对阵湖人时回归。 而另一位记者Danny Marang则补充,若杨瀚森在正赛出场时间仍有限,本赛季他可能频繁往返于两队之间。
对比杨瀚森在夏季联赛场均24.5分钟得到10.8分5.3篮板3.8助攻2.3盖帽的表现,发展联盟的比赛强度与夏季联赛相近,这或许正是他找回比赛感觉的最佳舞台。
开拓者管理层对此决策有着清晰逻辑。 球队用首轮16号签选中杨瀚森,并给出四年2139万美元的前两年保障合同,这本身就是一个长期投资信号。 总经理克罗宁明确表示,杨瀚森会在混音队度过大量时间,这是培养计划的一部分。
与当年周琦的处境不同,杨瀚森获得的是球队系统的培养规划。 开拓者教练组反复向他强调“这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短跑”。 下放不是放弃,而是给这位需要比赛磨砺的年轻人一个更合适的成长环境。
然而,发展联盟绝非舒适区。 那里的竞争激烈程度超乎想象,球员们为了一份NBA合同拼尽全力。 杨瀚森将面对的是“CBA外援级别”的对手,体力充沛、渴望证明自己的球员。
前中国男篮国手孙悦的点评点破了核心:“这个位置不是给的,而是抢的,就这一碗饭,你吃了别人就吃不了了”。在NBA这个结果导向的联盟,情怀和市场效应只能锦上添花,绝不能雪中送炭。
如今,杨瀚森坐在开拓者板凳末端的画面被镜头捕捉到:当罗威完成空接暴扣时,他跟着拍了拍手,然后很快低下头。 这种细微的身体语言,藏着20岁年轻人的失落,也藏着NBA最真实的生存法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