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8%!
我揉了揉眼睛,又看了一遍开拓者队的数据表。杜普里斯,那个在CBA青岛队和杨瀚森当过队友的家伙,三分球命中率居然快到六成了?场均出手2.8次,稳稳当当命中1.7个。
这数据简直有点魔幻。
印象里,这哥们儿在青岛打球(2022-23赛季)那会儿,完全是另一副模样。他是杨瀚森的队友,定位就是个五号位蓝领,干的是护框、抢篮板的脏活累活。
那时候他投三分吗?也投。
可命中率呢?33.2%。一个赛季下来,出手也不算多。你不能说他完全不会,但这数据,顶多算是个有远射能力,跟神准两个字可沾不上边。
怎么一换了地图,到了NBA,这家伙就像是突然打通了任督二脉?
有人说开拓者队如今就是一支田径队,他们的战术体系就是逼着中锋去投三分,拉开空间。
这话有道理。
在NBA这种地方,尤其是在开拓者这种重建球队的边缘轮换上,你没有点拿得出手的绝活,马上就得卷铺盖走人。里斯显然是明白了这一点。他不是球队的核心,他只是个想留下来的打工仔。
球队需要什么?球队需要五号位能投篮。
那好,我就把投篮练到极致。
这种倒逼出来的进化,往往是最可怕的。
这也反过来证明了一件事:里斯的投篮能力,可能一直被低估了。
无论是在CBA还是他职业生涯的早期,教练给他的定位就是传统五号位。他的任务是待在篮下,所以他的篮下进攻和护框给人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当一个球员被固定在某个角色里太久,人们(甚至可能包括他自己)都会忘记他或许还能干点别的。
他那33.2%的命中率,现在回头看,更像是在任务不重的情况下随手投投;而这58.8%,则是在投不进就没饭吃的压力下,被逼出来的真正实力。
这事儿对杨瀚森的触动,恐怕比我们这些旁观者要大得多。
克林根、罗威,再加上现在这个三分神准的里斯,这几个人几乎把开拓者中锋的轮换时间给占满了。杨瀚森最近几场比赛已经没有获得出场时间,这绝非偶然。
里斯的逆袭,给杨瀚森上了一堂最生动、也最残酷的NBA生存课。
想在这里立足,你不能什么都会一点,但什么都不精。你必须得有一招鲜,得有一样能耐,是别人拿不走的,是教练在排兵布阵时第一个就能想到的。
杨瀚森的传球视野、他的策应能力,这些在CBA是降维打击。可到了NBA,在防守强度和比赛节奏完全不同的环境下,这些优势还能剩下几成?
反观里斯,他不管那些复杂的,就把一件事做到了极致——投三分。
现在,他凭借这一手,稳稳地在轮换阵容里站住了脚。
不知道杨瀚森坐在场下,看着昔日那个给自己当蓝领的队友,如今在场上一次次命中三分时,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