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开启你的幸运之旅!点赞评论,让好运与你常相伴!祝您财源广进,万事如意!

福建舰的横空出世以电磁弹射这一革命性技术,悄然将世界航母的标杆推向了新的高度。然而,这一中国海军的重大突破,却在俄罗斯军迷群体中激起了不小的波澜,甚至引发了一场“心态地震”。尽管口头上不乏“担心中国抄袭”的声音,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更多是难以言说的复杂情绪。
近日俄罗斯媒体记者”的一篇文章引起了我的关注。本应聚焦福建舰的技术飞跃,这篇文章却另辟蹊径,选择“搬运”——直接转载了美国军事网站上充斥着偏见与恶意的评论,而非邀请自家专家进行深度分析。这些评论中充斥着“一锅乱炖”、“虚假门面”、“垃圾”、“漏洞百出”等负面词汇,甚至牵扯出所谓“解放军内部问题”的小道消息,企图将福建舰描绘成“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这种借刀杀人的手法,俄罗斯人运用得炉火纯青。他们以“中立客观”的姿态,扮演着信息搬运工的角色,仿佛只是在转述“美国人的看法”。然而,这背后折射出的,是俄罗斯军迷面对中国军工崛起时,那份复杂至极、难以接受的心态。
究其根源是因为福建舰的出现,彻底动摇了俄罗斯在中国军工发展面前,那点微弱的心理优越感。
回溯过往从辽宁舰”的续建到“歼15”的研发,中国航母事业的起步确实与苏联/俄罗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让一部分俄罗斯军迷习惯了以“老师”自居,即便看到“学生”青出于蓝,也能以“毕竟是我教的”来聊以自慰。这种“你抄得好,那是我的作业本来就写得好”的心态,虽然略显酸楚,却也维持了表面的平衡。
福建舰作为一款与苏联时代技术几乎毫无瓜葛的“新生儿”,以及与之配套的歼35舰载机,它们代表着中国独立自主的尖端科技,是俄罗斯至今仍未能完全企及的领域。当“学生”独立交出了一份连“老师”都难以完成的答卷,那种巨大的心理落差,岂是简单的“羡慕”二字能够涵盖?
这种失落感在中俄两国航母的现实境况对比中,显得尤为触目惊心。
一边是中国海军的烈火烹油”,福建舰以其8万吨的排水量和先进的电磁弹射技术,成为了中国科技与工业实力的象征,是当之无愧的东半球最强战舰。
另一边却是俄罗斯唯一航母“库兹涅佐夫”号的“冰冷与沉寂”。这艘命运多舛的航母,自2017年进入船厂维修以来,经历了浮船坞沉没、两次严重火灾等一系列不幸事件,维修工作陷入无限期停滞,其最终命运很可能是被拆解。从昔日荣耀的象征,到如今“烂尾”的遗子,“库子”的悲惨境遇,何尝不是俄罗斯海军乃至国家实力变迁的缩影?
面对唯一航母的困境俄罗斯并非没有规划。各种科幻般的“风暴”级、“海牛”级航母设计方案层出不穷,动辄数千亿卢布的预算,听起来振奋人心。然而,十年过去,这些雄心勃勃的计划,无一例外地停留在图纸和模型阶段,被束之高阁。
现实的骨感让俄罗斯人不得不通过“脑补”来缓解心中的苦闷。他们习惯了在中国武器上寻找“苏/俄血统”,然后用“抄袭”二字来掩盖失落。可福建舰,这个全新的、不带一丝“旧时代”印记的产物,让他们的老调彻底失灵。直接夸奖?有损“老大哥”的颜面。硬要抹黑?又找不到技术上的硬伤。
进退维谷之际只能借美国人之口,发几句酸溜溜的牢骚。这哪里是客观报道?分明是俄罗斯人无法言说的嫉妒、不甘与失落,只能躲在美国的“口水”后,寻求一丝苦涩的慰藉。昔日的“老大哥”,如今连“指点江山”都要“借刀杀人”,这份藏在尴尬背后的不可承受之重,怕是比那艘永远也修不好的“库子”还要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