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美国政府停摆一个月,为何老百姓的日子照过不误?

美国政府停摆一个月,为何老百姓的日子照过不误?

发布日期:2025-11-23 16:30    点击次数:159
一说到美国政府“关门”,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卧槽,天塌了? 一个国家的中央大脑直接宕机超过30天,这要换个地方,不得是社会动荡、物资挤兑、街头零元购套餐24小时不打烊? 但魔幻的是,镜头切到美国,老百姓们淡定得仿佛这事儿发生在火星。 该开趴体开趴体,该上班摸鱼的继续摸鱼,万圣节的鬼怪们照样在大街上群魔乱舞,连在网上骂街的声量都透着一股子“哦,又来了”的疲惫感。 这就很奇葩了。是美国人心大,还是他们的政府真的就是个摆设? 说白了,这根本不是什么心大,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被反复捶打后形成的政治肌肉...

一说到美国政府“关门”,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卧槽,天塌了?

一个国家的中央大脑直接宕机超过30天,这要换个地方,不得是社会动荡、物资挤兑、街头零元购套餐24小时不打烊?

但魔幻的是,镜头切到美国,老百姓们淡定得仿佛这事儿发生在火星。

该开趴体开趴体,该上班摸鱼的继续摸鱼,万圣节的鬼怪们照样在大街上群魔乱舞,连在网上骂街的声量都透着一股子“哦,又来了”的疲惫感。

这就很奇葩了。是美国人心大,还是他们的政府真的就是个摆设?

说白了,这根本不是什么心大,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被反复捶打后形成的政治肌肉记忆。

美国人不是不慌,而是早就过了那个需要慌的阶段,进化到了一个新境界:冷漠围观,顺便看看热闹。

要理解这种心态,你得先明白美国政府关门这出戏,本质上不是一场事故,而是一场真人秀。

一场定期上演、有剧本、有KPI、甚至有固定观众的——政治撕逼真人秀。

这节目的核心剧情万年不变:钱。

具体来说,就是国会山那帮穿着西装的“老铁”们,代表着共和党和民主党这两大“家族”,在分蛋糕的时候谈崩了。

新的财政预算批不下来,联邦政府的账户就空了,没钱给员工发工资,一部分非核心部门就只能原地放假,这就是所谓的“关门”。

你以为这是突发事件?

拉倒吧。

自打1976年这套预算流程被确立以来,这场“关门大吉”的真人秀已经上演了22次。

算下来,平均每两年就得来一回,比某些美剧更新得都勤快。

福特、卡特、里根、克林顿、奥巴马……一直到特朗普,几乎每个总统都当过这档节目的“特邀嘉宾”。

最长的一次是特朗普时代,为了修那堵让他魂牵梦绕的边境墙,直接跟民主党硬刚了35天。

这就好比你家小区,物业公司每年都要跟业委会因为物业费涨价问题打一架,打到最后直接拉闸,停掉小区的景观喷泉和会所的KTV服务。

第一次你可能还很愤怒,觉得影响了生活品质。

第二次你可能觉得烦。

等到第二十二次,你只会拉开窗帘,嗑着瓜子,看看今天物业经理和业委会主任是不是又薅掉对方几根头发,顺便在业主群里押个注。

反正,你家的水电气网没停,小区保安还在巡逻,这就行了。

美国老百姓的心态,就是这么个理儿。

他们关心的不是华盛顿那帮人吵得有多凶,而是自己兜里的退休金能不能按时到账,航班还能不能正常起飞,门口的警察叔叔会不会因为没工资就撂挑子不干了。

答案是:都不会。

这就是美国这套体系最骚的操作,它有一个“断路器”机制。

政府关门,从来不是一刀切,所有部门全部回家抱孩子。

它分“核心业务”和“非核心业务”。

什么是核心业务?

军队、国防、外交、FBI、CIA、机场空管、边境巡逻、社保金发放……这些维持国家机器基本运转和老百姓生命线的东西,被定义为“必要服务”(essential services)。

这些部门的员工,就算暂时拿不到工资,也得给老子顶在岗位上。

说白了,就是天塌下来,也得有人扛着。

国家暴力机器和发钱续命的部门,是绝对不能停的。

那什么是非核心业务呢?

国家公园的管理员、博物馆的讲解员、审批护照签证的文员、搞科研统计的……这些部门就对不住了,直接放无薪假。

所以政府关门,你最大的感受可能是,想去黄石公园看熊,结果熊没看着,门口挂了个“Close”的牌子;想办个护照,结果发现流程被无限期拖延。

你看,对于99%的美国人来说,只要他的退休金按时打到卡上,出门买菜的路上没遇到抢劫,这就叫“岁月静好”。

至于华盛顿那70亿美元、14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这些数字听起来吓人,但对于一个20多万亿美元的经济体,就像一个壮汉掉了几根头发,心疼,但远不至于要去ICU。

真正被这出戏搞得鸡飞狗跳的,只有一小撮人:那几十万被“无薪休假”的联邦雇员。

他们才是这场政治秀里,唯一被真实伤害的NPC(非玩家角色)。

当然,这还没到问题的核心。

美国人之所以如此淡定,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原因,那就是美国这个国家的组织架构,跟你我想象的“国家”压根就不是一个物种。

我们习惯的模式是“大一统”,中央就是大脑和心脏,指令从上到下,一竿子插到底。

中央一停摆,全身都得瘫痪。

但美国呢?

它是个缝合怪。

它的全称叫“美利坚合众国”,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关键词是“States”,州。

它更像一个“公司联盟”或者“小区联盟”。

联邦政府,就是这个联盟的“总物业”,负责联盟的共同防务、外交、印钱、以及协调各“小区”之间的贸易纠纷。

而每个“州”,才更像一个我们理解的“小国家”或者说“独立运营的子公司”。

州有自己的州长(CEO)、自己的议会(董事会)、自己的法律、自己的警察系统(保安队)、自己的税收。

你日常生活中90%以上的事情,比如孩子上哪个学区、门口的路灯坏了谁来修、社区治安好不好、垃圾一周收几次……这些都归州政府和更下一级的地方政府管。

联邦政府关门,关的是“总物业”的门,跟你家这个“独立小区”的物业,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你小区的保安照样巡逻,清洁工照样扫地,水电工照样维修。

只要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钱袋子没问题,老百姓的日子就乱不起来。

这就是美国政治体制里“联邦制”的精髓。

权力是分散的,鸡蛋没有放在一个篮子里。

联邦政府的权力清单是明确且有限的,清单之外的,一概你别管。

这种“小政府”的模式,决定了联邦政府在普通人生活中的存在感,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强。

所以,当联邦政府因为内斗而“自闭”时,大部分美国人的反应是:哦,知道了。

然后低头继续算下个月的信用卡账单。

这套玩法,与其说是制度设计,不如说是一种历史惯性下的“凑合”。

它不是完美的,甚至可以说充满了BUG。

这种周期性的停摆,本质上是两党政治极化的一种必然产物。

当双方都把否决对方当成自己的首要任务时,任何需要妥协的事情,比如预算,都会变成一场意志力的火拼。

而政府关门,就是这场火拼中,双方扔向对方的“战术核武器”。

大家赌的就是谁先扛不住国内的舆论压力。

然而,魔幻的地方就在于,经过几十年的反复拉扯,美国老百姓对这种“核威慑”已经脱敏了。

他们发现,这玩意儿炸来炸去,好像也伤不到自己。

于是,政客们扔得越来越起劲,老百姓看得越来越麻木。

这就像一场永不结束的狼来了的故事。喊得次数多了,连羊都懒得跑了。

所以,美国人真的不慌吗?

表面上是。

他们早已学会了在华盛顿的政治噪音中,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但从更深层次看,这种“淡定”本身,就是最大的问题。

它不是一种基于信任的从容,而是一种基于不信任的冷漠。

当一个国家的人民,已经默认自己的中央政府会周期性失能,并对此习以为常时,这本身就说明了某种社会契约的撕裂。

70亿美元的损失不是小数目,那些被迫休假的联邦雇员的生活困境更是实实在在的。

但比这些更可怕的,是政治信誉的透支。

每一次关门,都是在告诉全世界和自己的国民:看,我们的系统就是这么不靠谱,我们的政治精英就是这么不负责任。

这出戏,短期看,是美国政治的奇葩景观;长期看,是在用一种慢性、但极其确定的方式,腐蚀着国家运行的根基。

美国人今天的不慌,是因为有州政府兜底,有“必要服务”续命。

但这种“淡定”,就像温水煮青蛙里的那只青蛙,习惯了水温的慢慢升高,直到有一天,发现自己再也跳不出去了。

魔幻吗?这太美国了!!



上一篇:21年曾称宁愿在英国流浪也不回国的香港夫妇,如今现状如何?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