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周末,我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干了件特没劲但又特有意思的事儿。
我把市场上能找到的50家券商的三季报,像盘核桃似的,挨个儿捋了一遍。外人听着,估计觉得这人有病,放着大好周末不过,非得跟一堆密密麻麻的数字较劲。但你猜怎么着?看完之后,我后背有点发凉,又有点莫名的兴奋。
因为我发现,水面下那股汹涌的暗流,比所有人想象的都要猛。
很多人看完财报,第一反应就是:“嘿,市场回暖了,券商们又躺着数钱了!” A股成交额噌噌往上涨,两融余额也跟打了鸡血似的,这不就是典型的“牛市前奏,券商先行”嘛?
要我说,你要是只看到这一层,那跟庙门口算命的也没啥区别,看的都是天象。
这波所谓的“普涨”,说白了,就是一场亢奋的假象。大水漫灌,连泥鳅都能扑腾几下,但谁是真龙,谁是借着水势翻了个身的咸鱼,这才是门道所在。关键不在于水有多大,而在于谁的船造得更结实,谁的游泳姿势更风骚。
这事儿,咱们得从两个完全不同的维度来盘。
先说说那些巨头,所谓的“百亿俱乐部”。中信这位老大哥还是那个老大哥,营收、利润、总资产,样样都是“一骑绝尘”。这哥们已经不满足于在池子里当鱼王了,人家的目标是星辰大海。总资产时隔五年又破了两万亿,你琢磨琢磨这是什么概念?这就好比牌桌上,别人还在算计着这把是跟还是不跟,人家已经把整个赌场的产权证拍桌上了。他的增长,已经不能简单用市场好坏来衡量,这是一种战略惯性,是体量和生态的胜利。
但更有意思的是招商。三季度净利润那一下猛增53%,着实吓了我一跳。深扒下去,发现人家的经纪业务收入暴涨了快八成。
看到这儿,你可能觉得,嗨,不还是靠天吃饭,散户冲进来了呗。
错。
这叫什么?这就叫把最基础的活儿干到了极致。在所有人都嚷嚷着要搞高大上的财富管理、机构业务的时候,招商愣是把“拉人头、开户、做交易”这门老手艺玩出了花。人家财富管理客户数、高净值客户数那增长,可不是大水冲来的,是人家一个一个码头拜出来的。这就像一个绝世高手,不玩什么花里胡哨的剑法,就是一记简简单单的直拳,快、准、狠,直接把你撂倒。
所以你看,头部券商内部早就不是铁板一块了。有的像中信,玩的是生态,是全产业链降维打击;有的像招商,玩的是把一个单点做到针尖那么锐利,一针捅破天。他们看似都在增长,但增长的“肌肉类型”完全不同。
这还只是开胃菜。真正让我觉得这局棋越来越妖的,是那帮中小券商。
国盛证券,净利润同比干了191%!
你没看错,我也没多打一个“1”。将近两倍的增幅。这已经不是“逆袭”了,这是直接从自行车换上了火箭推进器。还有哈投、华鑫、长城,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似的,增速甩了老大哥们好几条街。
这就奇怪了。按理说,市场好了,应该是巨头们凭借规模优势吃掉更多蛋糕,怎么反倒是这帮“小兄弟”更生猛?
这里头的人性,就跟职场里一模一样。
大公司,部门墙厚得跟城墙似的,做一个决策要盖九个章,黄花菜都凉了。而小团队呢?老板半夜三点一个想法,早上八点方案就出来了,中午就开始执行。船小好调头,说的就是这个理儿。
这帮中小券商,没法跟巨头拼家底、拼渠道、拼品牌。那怎么办?
只能赌。
赌赛道,赌方向,赌一个别人看不上或者不敢重仓的领域。比如,有的可能就是在某个量化策略上踩对了点,有的可能是在某个地方性投行业务上挖到了金矿,还有的,可能就是自营盘的某个操盘手,祖师爷赏饭吃,在三季度这波行情里抓到了几只妖股。
他们的增长,带着一股浓浓的“野路子”味道。风险极高,但一旦赌对,回报也极其惊人。这就像一群光脚的,在追一群穿皮鞋的。穿皮鞋的得考虑形象,得担心崴了脚,而光脚的,眼里只有终点线,豁出去了。
这种“速度与激情”的背后,其实揭示了一个更残酷的真相:券商这个行业,正在从“牌照为王”的时代,彻底转向“能力为王”的时代。
过去,你只要有个券商牌照,就像开了个印钞机,躺着都能赚钱。市场好,多赚点;市场差,少赚点。但现在,这套玩法行不通了。
真正拉开差距的,是两个东西。
第一个,叫财富管理。注意,我说的不是卖基金。卖基金那叫“中介”,是二道贩子。真正的财富管理,是你得从一个“卖膏药的”,变成客户的“私人保健医生”。你得懂他的家庭,懂他的风险偏好,懂他的焦虑,然后给他一套量身定制的资产配置方案。这活儿,技术含量太高了。它考验的不是你的销售能力,而是你的信任度、专业度和长期陪伴的耐心。招商为什么猛?因为它在这条路上走得快。
第二个,更刺激,叫自营投资。
说白了,就是券商自己拿钱下场炒股、买债、搞衍生品。这玩意儿,才是真正考验一家券商“心脏”强不强健、脑子灵不灵光的地方。经纪业务是赚吆喝的辛苦钱,投行业务是看天吃饭的周期钱,只有自营业务,是真正展现你对市场认知深度的“赌命钱”。
中信前三季度投资收益同比大增190%,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在同样的一片海里,人家不仅船开得稳,撒网的技术还好,总能捞到又肥又大的鱼。而有些券商呢,可能连渔网都是漏的。
这才是分化的核心。市场回暖这股东风,只是把所有人都吹起来了。但风停了之后,谁是凭借真本事飞翔的鹰,谁是摔在地上的猪,立马见分晓。
所以,别再傻乎乎地问“券商股还能不能买”了。这问题太糙了。
你应该问的是:“我到底想买一个什么样的未来?”
你是想买中信这种“金融界的亚马逊”,啥都有,稳定得像座山,但别指望它一年翻三倍?还是想买招商这种“单项冠军”,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稳中带狠?又或者,你想赌一把国盛这种“黑马”,心甘情愿接受它可能今天暴涨191%,明天就因为某个业务踩雷而腰斩的巨大波动?
你看,这哪是选股票,这分明就是在选三种不同的人生。
这场牌局才刚刚开始,“一超多强”的桌面格局没变,但每个玩家手里的牌,以及他们打牌的风格,已经变得截然不同。有人在打德州扑克,计算概率,稳扎稳打;有人在玩梭哈,敢于在关键时刻押上全部身家。
接下来的戏,只会越来越精彩。因为当潮水褪去,我们才能真正看清,谁在裸泳,谁又穿着我们看不见的黄金泳裤。
说到底,这江湖,看天吃饭是本分,靠本事吃饭才是长久之计。
这事儿你怎么看?评论区喷两句,我瞅瞅,看看有没有比我盘得更透的。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