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朋友们,今天跟你们唠一个最近我在小区电梯里听人八卦到的事儿——女民兵军装婚礼,哎呦我去,真是把我整会儿了!那天我正拎着刚买的豆角准备回家炒了吃,顺手刷了下手机,结果冒出来一条热搜:说是通州有场婚礼,女民兵穿着阅兵时候的军装,噌的一下成了全场顶流,把新娘子风头都盖了。你说现在结婚都这么有排面呀?
话题翻车也贼快。评论区里直接炸锅:有的说,“这军装是给党和祖国看的,不是给你婚礼秀的!”有的又说,“我就喜欢,她这衣服是汗水挣来的荣誉,咋滴不能穿?”说实话,我看照片,那制服,板正得很,红领带搭配婚礼现场的喜庆,跟桌上我家老爹刚烙好的葱花饼一样抢眼。
可网络这玩意儿,啥风都能吹起来。后来山西又冒出来一个女民兵,手里捧着戒指盒,踢着正步进场,宾客手机举得跟抢红包似的。那画面,哎呦,太是那个了!但网上质疑的声音一波一波:“军装不能乱穿!”“荣誉要低调!”“分享没什么不可以!”争得跟大妈打麻将似的,没人肯认输。
其实你们晓不得,女民兵这些姑娘,真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俺有个老同学也是民兵,说训练那会儿,七月北京热得跟蒸桑拿似的,地上都能煎鸡蛋,她们还得裹着厚重作训服,在操场上来回练正步,中午吃盒饭,鞋都磨得掉皮。我有次陪她逛街,脱鞋的时候,脚踝红肿得跟刚被蚊子咬了一圈似的。人家还坚持第二天准时报到,绝绝子!
说来还有个细节,感人得很。天津蓟县的王米佳回家,社区敲锣打鼓欢迎,她妈妈穿旗袍,婆婆抱着自家娃在村口等,娃半年没见妈,竟然一时认不出。我听着有点破防,这就是阅兵背后的牺牲吧。其实女民兵不少都是教师、医生、企业职员,还有哺乳期的妈妈。集训通知一来,工作、家庭啥都得先搁着,能不服气嘛?
每次看她们军训或者展示阅兵动作,评论区总有人吵:“这是不是太高调了?”“女民兵有权利展示自己的荣誉!”我坐地铁刷小视频,看到点赞数蹭蹭往上涨,有人给她们比心,也有人说过度消费。这事儿咋看咋复杂。
有的教授也出来说话了,说这其实是社会在探讨军人荣誉该怎么表达,尤其新媒体时代,大家对啥是“恰当”还没整明白。年纪大的邻居,喝完茶骂骂咧咧,觉得军装只能出现在正式场合。年轻人则一脸无所谓,支持女民兵随便穿,反正是她们自己的荣誉。
咱就是说,从锣鼓喧天到网络争议,这些姑娘们正在从阅兵英雄变回普通人。可有啥普通呢?她们回到岗位,有的成了医院骨干,有的又站回讲台,那种在阅兵场磨练出来的劲头,天天都在影响身边人。比起穿啥军装,咱更想看到的,是她们骨子里的那股子硬气和担当。
你怎么看?要是你家里有女民兵这样的人,你会希望她高调秀荣誉,还是偷偷藏在心里?来来来,评论区唠唠呗,我这边正烫火锅呢,等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