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西兰半场落后却大胜,中国男篮险胜差在哪?
“战力榜第二的日本队,半场居然落后战乱中的叙利亚9分!”当解说员于嘉用“竟然”两个字形容这场比赛时,几乎所有球迷都愣住了。
上半场三分球18投仅4中,日本队被叙利亚的内线强攻打得狼狈不堪。
可谁能想到,下半场风云突变,日本队直接轰出一波10-0,单节三分14中10,最终狂胜对手30分!
同样的剧本也出现在新西兰身上。
面对伊拉克,他们上半场落后1分,第三节勉强反超,可第四节突然爆发,单节37-17直接打崩对手。
而中国男篮呢?
面对实力相近的沙特,明明两次有机会提前终结比赛,却差点被翻盘,最后只险胜3分。
防守强度决定比赛走势
日本和新西兰的逆转,核心都来自防守。
日本队下半场彻底锁死了叙利亚的归化球员德希尔兹——上半场他狂砍17分,下半场只有4分进账。
新西兰更狠,第四节单节造成伊拉克8次失误,直接让比赛失去悬念。
反观中国男篮,防守强度始终没提上来。
沙特全场比我们多抢了6次进攻机会,第四节更是18投8中,而我们只有8投2中。
郭士强最后时刻摆出三后卫阵容,篮板被爆,失误频出,差点酿成大祸。
三分球是胜负手,但不是全部
日本队下半场三分14中10,新西兰第四节三分7中5,这种爆发确实恐怖。
但真正让他们逆转的,是防守带来的反击机会。
日本全场比叙利亚多出手10次,新西兰多12次,这些多出来的进攻机会,全来自防守压迫和篮板拼抢。
中国男篮的问题恰恰在于,除了三分手感,其他环节全落下风。
全场投篮比沙特少4次,罚球命中率只有60%,关键时刻连最基本的篮板保护都做不到。
强队和伪强队的差距在哪?
日本和新西兰的共同点是:哪怕手感冰凉,也能靠防守咬住比分;一旦找到节奏,直接一波流带走比赛,绝不给对手喘息机会。
而中国男篮总在关键时刻掉链子,领先15分能被追到只差3分,这种比赛气质上的差距,比技术短板更致命。
看看数据:日本和新西兰的失误比分别是11-2和12-3,中国男篮却是9-12。
当对手提升防守强度时,我们连球都传不稳,这才是最该反思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