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有时候看着联合国安理会的直播,你会怀疑自己是不是点错了频道,场面堪比年度“互喷大赏”,哪里还有点庄重的感觉。
8月10号那场会议,巴勒斯坦代表声音都劈了嗓,努力劝说大家关注加沙发生的屠杀,可看台下以色列代表,仿佛在参加刷手机的休闲party,面无表情地低头滑屏,连个正眼都不慷慨留给对方。
这种情况,活脱脱就是戏剧化的现实写照:话说得震天响,行动却越来越敷衍又冷漠。
矛盾点在这儿:杀人伤民的事实摆在桌面,为什么国际社会谈判桌上,却没人能拍板管事?
是不是其他国家都没劲了,还是说有什么隐情不肯亮出来?这问题感觉就像掉进无底洞,越挖越乱。
明明安理会是要解决问题的地方,结果怎么变成了无解的循环。
其实吧,如果你去刨一刨新闻时间线,发现事情远没那么简单。
就在安理会开会前两天,以色列安全内阁甩了个重磅决定——让以军接管加沙城,这事儿在军界叫“战略转移”,但明面上就是变着法儿推进占领。
内塔尼亚胡玩的是“步步为营”:嘴上说只管加沙城,实际上全加沙地带都在野望清单里。
会场上闹哄哄,外交词令飞来飞去,私底下军事部署悄悄上阵,五个师的兵力嗷嗷待命——这气势,和“全面占领”半斤八两。
美国媒体更是一语中的:“以色列这是明牌刚,第一步落实了,剩下的谁都猜得到。”
这话扎心,但又没法否认。
现场战况那叫一个惨烈,远不是新闻画面能讲清楚。
8号那天,以军还官方通报:哈马斯一个副指挥官,以及杰哈德的反坦克部队头子全被打掉。
战机轰鸣,大炮狂轰,南部汗尤尼斯一线,第36师像“摸金校尉”一样钻地包围,把地下工事和武器库全数腾退。
其实大家都知道,所谓“管理”只是包装,就像饭店用塑料花装饰桌子,摆得热闹但跟真花八竿子打不着。
说白了,加沙现在就跟被猛禽抓住的小鸡仔,命悬一线。
中国这次在安理会还是踏实的,拿出了方案也实打实。
四个“必须”亮出来:坚决不许搞占领,别总想着动武,赶紧改善加沙人道危机,“两国方案”必须重回视线。
这几句话,没骗谁,说出来都是底线。
不过问题来了,谁愿意按中国思路走?
美方根本没兴趣听你讲道理,长臂保护下的以色列不怕风浪。
联合国其他成员,嘴巴上哼唧几句,实际能有几分用?
欧洲那边也是“墙头草”,德国暂停军火买卖,比利时训斥一下以色列大使,摆个姿态,但真到关键时刻,谁敢跟美国顶牛?
商贸环环相扣,谁都怕自家利益吃亏。
这局势,你信谁?
美国那边不用说,袖长一伸就是保护伞。
军援像水龙头开到最大,源源不绝,安理会一到关键表决就一票否决。
所有人都知道,美国要是不松口,以色列就算天塌也能顶风而上。
特朗普还总挂在嘴边诺贝尔和平奖,可真要细抠他那一堆涉事冲突,俄乌、以伊、巴以,这和平奖怕是得换姓叫“特朗普个人成就奖”了。
想让奖座名不副实,这脑回路也真是别致。
关于欧洲,各种“嘴炮”轮番上阵,德国暂停军火交易,比利时招呼使馆喝茶,外交通告堆成小山。
但真要采取实际行动?悬。
别看他们话说得起劲,跟美国刚才签完贸易协议,心里也都打鼓。
回头特朗普要哪根筋搭错,立马就能翻脸报复,经济压力大把压力。
过去年代类似场面也见多了,雷声大雨点小,最终都变成了流于形式。
难怪外人看着只觉得无力。
联合国更是尴尬,名义上的世界警察,现在却被各种“大户”牵着鼻子。
去年五月联大投票让巴勒斯坦升级为新会员国,以色列代表扔宪章进碎纸机,这直接就是挑衅。
要说态度,那绝对够“硬核”,半点遮掩都没有。
更别说前阵子记者帐篷都给炸了,半岛电视台五名记者无端丧命,就理由说是有一人跟哈马斯有关。
一句话,谁不顺以色列眼,后果自负,账谁喊也没用。
加沙地带现在就是“苦难浓汤”,九十万人挤进加沙城,感觉都快溢出来。
原住民、逃难者,头顶都是命运的乌云。
以色列早说了:十月七号前,往南走,否则准备清剿。
可南边真能避风头?
粮食早消耗殆尽,美以把着援助,分配搞得鸡飞狗跳。
世卫组织官方说光是抢食物死了一千六百人,伤了一万二,无数五岁小朋友都陷进了营养不良的泥淖。
七月光是一个月,死伤人数惨不忍睹,这场地狱谁能受得了。
哈马斯这时候指着鼻子骂以色列是“战争罪犯”,但也就是骂骂而已。
打仗谁也不怕撕破脸,但光靠口头抗议,改变不了局势。
以色列国内其实也乱,成千上万人走上街头抗议,反对党把内塔尼亚胡批得狗血淋头,说他就是为了保住自己总理宝座才搞拼命。
被俘士兵和人质根本顾不上,有时候政权保卫和民生命可真“割裂”。
管你国际压力,内政争斗更能决定下一步棋。
所以再摆一遍,中方的方案确实把问题对准了:不许乱搞占领、不许无限扩大武力冲突、人道危机赶紧处理、“两国方案”不能丢。
但现实摆在眼前,谁能推进?
美国插腰站场,欧洲只给声援不给实质,联合国威慑力大打折扣,以色列干脆“我行我素”。
加沙的苦难还要持久,最后受罪的永远是普通百姓。
他们出门就是人生跳棋,被子弹或者粮食都可能淘汰。
生存变成了赌局,谁也料不到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
问题归根到底是,人道危机成了加沙的主旋律。
哪怕有100种方案,有国际舆论、有政治压力、有道义谴责,有时根本撼动不了下定决心的主角。
中方站出来,方案展现了诚意和专业,但一国声音始终抵不住体系惯性。
现在国际社会像是“摊牌斗地主”,有人裸奔,有人偷偷留底牌,有人装傻充愣。
就看谁最后有耐心撑到牌局结束。
其实每次大战之前,都会有无数无辜的家人、儿童、老人,最后成了新闻里的“数据”,真正的凄惨面目没人关心。
国际博弈继续,利益算计盘盘皆是,只有苦难是日复一日地拉长。
你说,那些加沙的百姓,谁惹了谁?
他们也只是活在风暴中而已。
这场剧本会不会改写,现在谁都说不准。
没错,现在到了“答题”环节:如果你坐在联合国谈判桌前,你会怎么选?你觉得谁的方案靠谱?欢迎聊聊你的看法。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