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在“6.30”之前,向北交所提出IPO申请并获得受理的公司中,就有一家名为贵州南方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方乳业”)的公司。该公司IPO申请于6月24日获受理,7月17日即进入“已问询”的审核状态。
南方乳业主要从事乳制品及含乳饮料的制造与销售业务,主要产品包括各类低温乳制品(巴氏杀菌乳、发酵乳、低温调制乳)、常温乳制品(灭菌乳、调制乳)、含乳饮料、其他乳制品及生鲜乳等。目前公司拥有“山花”“花都牧场”“贵草”等乳制品品牌。
从北交所对南方乳业IPO提出的9大问询问题来看,确实令人关注。实际上,南方乳业的IPO确实存在一些令人困惑或值得质疑的地方。这其中,有的是北交所提出的9大问询问题中所提及到的,有的则是“审核问询函”所没有提及到的。
首先,南方乳业IPO选择北交所上市是否合适?这个问题,北交所本身并没有就此提出问询。但这并不代表这个问题不存在。从北交所的定位来看,是一个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平台。北交所重点支持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限制金融业、房地产业、产能过剩行业及学前教育、学科类培训等企业上市。
而就南方乳业的情况来看,似乎与北交所的定位并不相符。毕竟南方乳业主要从事乳制品及含乳饮料的制造与销售业务,这是一个非常传统的产业,似乎与北交所的“创新型”不太契合。而南方乳业的营业收入在2023年、2024年均突破了18亿元,且该公司2024年末的员工人数达到了1395人,因此,南方乳业完全符合大型企业的标准,不属于中小企业范畴。
而且从现任董事长耿坤的任职来看,此人2024年6月至2024年7月任贵州省粮食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这相当于是一个正厅级干部,是一个地方高官,此人空降到南方乳业任职,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南方乳业并非是一家中小企业,一个中小企业是容不下一名地方高官的。而既然南方乳业不是中小企业,而是一家大型企业,那么该公司的上市地应是沪深主板,而不是北交所这个中小企业平台。
并且,就南方乳业所属的乳制品行业来看,目前基本上属于产能过剩状态,并因此导致业内公司业绩大面积下滑甚至亏损。Wind统计显示,19家A股乳业上市公司中,13家2024年净利润下滑,2025年一季度仍有10家持续下滑。另有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受供给提升影响原奶平均价格持续下降,由2022年的4.16元/公斤,下跌至2024年的3.31元/公斤,下跌幅度达到20.43%。而作为产能过剩行业的公司,是限制在北交所上市的。
其次,南方乳业一年内两度变改董事长,公司团队的稳定性与企业发展的稳定性令人生疑。2024年5月,公司董事长王黔生由于已到法定退休年龄辞去公司董事、董事长职务,同时,公司董事会选举黄德泽为董事长。2025年5月,黄德泽因上级组织的工作调动安排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董事长职务,耿坤因此空降南方乳业,担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职务,而在此之前,耿坤并无乳制品行业的从业经历。而不论是黄德泽的辞职,还是耿坤的上任,都属于上级组织的工作调动与安排,但公司董事长的这种频繁变动,不利于公司团队的稳定性,对公司发展战略的稳定推进也非常不利。尤其是作为董事长的耿坤并无行业从业经历,这对于带领公司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所以,作为一家IPO公司,要让投资者对其充满信心,公司高管团队尤其是主要负责人的稳定是非常重要的。而南方乳业董事长频繁变动,是不利于增加投资者信心的。
其三,南方乳业业绩的合理性与持续性同样令人质疑。在北交所发出的《审核问询函》中,对南方乳业收入上涨的合理性及持续性提出了问询。实际上,该公司的利润增长同样也是令人质疑的。
从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来看,报告期该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达到了15.75亿元、18.05亿元、18.1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81亿元、1.96亿元、2.02亿元。2023年、2024年营业收入的增幅分别为14.60%、0.66%;净利润的增长分别为8.29%、3.06%。可见,该公司还未上市,公司业绩的增速就已经大幅放缓,这也表明在行业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该公司业绩的增长变得较为困难。
不仅如此,尽管南方乳业报告期的业绩增长非常缓慢,但这其实已经是一个奇迹了。从主营业收入来看,2023年、2024年,南方乳业主营业务收入增幅分别为15.16%和1.40%,可比公司收入增幅平均值为2.68%、-9.35%。南方乳业的主营业收入增幅明显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尤其是2024年,同行业公司业绩普遍下降,而南方乳业业绩总体还能维持增长,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并且南方乳业还只是一个依赖于本地市场的公司,92%以上的收入来自贵州省内。而南方乳业2023年在贵州省内的市场占有率约为67.84%。而贵州省在全国来说,并不是一个富裕的省份,也算不上是一个消费大省,但因为拥有贵州市场,南方乳业的营业收入表现坚挺,这不能不令人意外。
而且南方乳业的费用投入与同行相比总体偏低。如销售费用率,报告期内同行可比公司分别 为12.29%、12.88%、12.97%,而南方乳业分别只有7.11%、6.55%、7.20%;再如研发费用率,报告期同行可比公司分别为1.34%、1.22%、1.24%,而南方乳业分别为0.57%、0.65%、0.67%。南方乳业堪称是投入少、收入高的楷模。
其四,南方乳业募投项目的必要性令人质疑。本次IPO,南方乳业拟募资9.8亿元,其中,4亿元用于威宁县奶牛养殖基地建设,4.8亿元用于营销网络建设,剩余1亿元补充流动资金。
就威宁县奶牛养殖基地建设而言,在当前生鲜乳产能过剩的情况下,继续上马奶牛养殖基地项目,其必要性令人怀疑。有资料显示,2024年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监测牧场牛奶全年平均生产成本为3.46元/公斤,生鲜乳均价为3.32元/公斤。2023年原奶行业亏损面超过60%,到2024年超过80%,2025年1月进一步扩大至90.9%。
而从1亿元的补流项目来看,同样缺少必要性。毕竟南方乳业并不缺少流动资金。一方面是该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较低,2024年末仅为22.23%;另一方面该公司货币资金充裕,2023年末达到6.95亿元、2024年末为4亿元,而该公司2024年末并无短期借款。同时,该公司2022年、2023年还分别投入5.66亿元、4.4亿元资金用于投资理财。
不仅如此,该公司在报告期进行了大手笔分红。报告期内,公司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共计1.8亿元。如果剔除归属于混改前的过渡期净利润,公司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共计8309.69万元。加上2025年5月29日公司再次派发现金红利6000万元,该公司累计分红超1.4亿元。在这种情况下,该公司又拟募资补流,这显然有圈钱嫌疑,这种拿公众投资者当冤大头、把股市当提款机的做法应坚决予以制止。(本文独家发布,谢绝转载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