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介绍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中国海军低调又恐怖的造舰潮:第5艘075开工,第31艘052D服役了

中国海军低调又恐怖的造舰潮:第5艘075开工,第31艘052D服役了

发布日期:2025-07-29 22:33    点击次数:170
提起2025年的中国海军,许多人或许还沉浸在“福建舰”何时服役、“四川舰”海试进度的期待中,不免觉得进展缓慢了些。 但眼睛不能只盯着那些重磅明星舰艇而忽略了真正值得关注的核心趋势,中国海军那看似低调却又充满战略力量的“造舰潮”正以一种稳健且持续的高效率向前推进。 看似“成果寥寥”的背后,实则藏着一场影响深远的变革与力量积累。 理解这股势头,恰恰需要突破那种“航母情结”或“超级舰艇”主导的关注模式,去聚焦那些批量下水、默默服役的“骨干力量”。 其中,第31艘052D驱逐舰的服役与第5艘075两栖...

提起2025年的中国海军,许多人或许还沉浸在“福建舰”何时服役、“四川舰”海试进度的期待中,不免觉得进展缓慢了些。

但眼睛不能只盯着那些重磅明星舰艇而忽略了真正值得关注的核心趋势,中国海军那看似低调却又充满战略力量的“造舰潮”正以一种稳健且持续的高效率向前推进。

看似“成果寥寥”的背后,实则藏着一场影响深远的变革与力量积累。

理解这股势头,恰恰需要突破那种“航母情结”或“超级舰艇”主导的关注模式,去聚焦那些批量下水、默默服役的“骨干力量”。

其中,第31艘052D驱逐舰的服役与第5艘075两栖攻击舰的开工信号,正是解读这场低调造舰潮的关键节点,它们无声地讲述着战略耐性与效率的结合。

当一艘被命名为“驻马店舰”、舷号“127”的最新型052DM顺利完成海试、结束刷号仪式准备交付海军,其意义远不止于简单增加了一艘驱逐舰而已。

它意味着一个更为庞大的事实:中国海军的052D系列驱逐舰家族已经正式迈入了第31艘的规模。

这一数字背后是海军现代化骨干力量的量变积累,早已突破了单舰性能的争论范畴。

单纯数字的跃升可能显得枯燥,但当我们将视角聚焦在一个具体对象上时,“河南舰队”,便能清晰地感受到这种规模优势带来的质变力量。

原本被戏称为“河南舰队”的这支力量,随着“驻马店舰”的加入,麾下主力驱逐舰达到了四艘(此前是052C郑州舰、052DL焦作舰和开封舰)。

这直接带来的一个有趣又富有深意的对比:其总吨位与战斗力的总和,已明显超越了曾经纵横全球大洋的荷兰海军整支力量。

荷兰海军虽拥有四艘被视为大型防空护卫舰的“七省”级舰艇,但其综合防空、反舰乃至反潜能力的差距已在“驻马店舰”这样具备强大通用垂直发射系统和先进雷达网络的052DM面前显现无遗。

更值得注意的是,“河南舰队”绝非仅有驱逐舰撑场面,它还涵盖了新锐的054B首舰“漯河舰”、两艘成熟可靠的054A以及五艘056A轻型护卫舰,这支区域性力量的均衡结构和独立作战能力已经具备了相当强大的现实威慑属性。

这仅仅是052D系列“量质齐飞”的一个生动切片。

整个052D家族的扩张在近年迎来了一段加速期。

从2024年起,延续多年维持25艘规模的纪录被彻底打破,第26、27和28艘在同年陆续加入战斗序列。

进入2025年,这股增长的势头并未减缓,甚至在今年夏天尚未结束之时,数量就再次跃升至31艘。

尽管外界曾普遍预期这轮增补型052DM的建造量将在10艘左右收尾,实际情况却有力地打破了这种预测惯性,目前实际投入建造序列的052DM早已超过10艘,正在坚定向预计20艘的更大数量级稳步推进。

这种扩产动作清晰地传达出海军对成熟可靠平台的持续看好与高度依赖。

作为052D系列发展的极致版本,052DM虽然在总体布局上没有跳出框架,却将技术细节打磨得更加完善,特别是为配合海军航空兵划时代的通用反潜直升机,直-20F上舰所做的各项适应性改进与优化(包括航空保障系统、起降区域设备以及舰内相关支持设施的强化),让052D系列的作战半径和立体化反潜能力实现了关键突破。

尽管“青春版055”或“放大版052D”的传闻预示新平台已在设计中,但在新一代骨干驱逐舰揭开面纱前的关键时间窗口,052DM不仅填补了战斗力空隙,更确保了对现有指挥、保障、训练体系的高度兼容性。

如果说052D的持续“下饺子”体现了海军对骨干防空舰的规模依赖,那么关于两栖攻击舰075项目的消息则从另一个角度刻画了海军在力量投送领域稳健与创新的平衡艺术。

在第四艘075下水长达一年半,并且近期也已进入“刷号”待交付阶段(据称为“湖北舰”)的消息传出后不久,一个更加引人关注的信息点开始浮现:第五艘075已经悄然提上建造日程。

这一动作与先前众多观察人士的预测产生了微妙偏差。

在第三艘“安徽舰”及传闻中的第四艘相继成军后,特别是在“四川舰”下水之后,普遍的声音认为075系列的初步批量建造周期已近尾声,未来海军的重心将全面转向技术更为前沿、以无人机作战为核心卖点的076型两栖攻击舰。

然而,海军的选择似乎展现出更加务实、富有战略节奏感的一面。

海军最初的决策路径值得回顾:为何能一口气连造三艘075?根本原因在于彼时海军两栖力量底子薄弱,急需这种具备强大直升机运作能力和相当内部坞舱容量的“小平顶”来快速弥补巨大的能力断层,以满足快速发展的远海力量投射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核心需求。

而当头三艘建成服役,有效填补了基本需求、形成初步梯次部署能力之后,075的建造节奏旋即明显放缓(第四艘建造间隔明显延长)。

这并非项目停滞,而是一段时间蓄力的标志。

放缓是技术验证成果之后的一种战略缓冲,是为了优化生产线配置、保证舰船建造质量,并为即将到来的076这类高复杂度装备预留整合资源和消化核心技术的缓冲期。

在这个背景下,第五艘075计划浮出水面便具备了合理的战略意义。

技术层面上,076型的构想确实激动人心:创新性的斜角甲板设计、电磁弹射系统的集成规划、大规模无人机协同作战体系的构想,这些都让它充满了“跨越式”突破的未来感。

但高预期背后也必然伴随着技术风险、复杂系统集成的不确定性以及高昂的研发与采购成本。

作为全新探索性载体的首艘076舰目前虽然已经下水进入海试阶段,但它的整体运行体系、核心装备可靠性、作战概念有效性仍有待长时间的海上实际验证才能得出结论。

在这种新装备尚未完全定型且风险犹存的阶段,继续建造已被充分实践证明其设计成熟、建造工艺娴熟可靠、运作流程顺畅,且已融入现有作战网络与保障体系的075系列,无疑是稳扎稳打、逐步扩充最核心远海兵力投送能力的精明选择。

增加一艘075,不只是增加一条坞舱、一个直升机起降平台,它实质性地同步扩充了立体登陆保障能力、扩大了舰载航空兵的任务空间、增强了独立战役行动的持续作战效能。

这并非对076战略价值的否定,反而是为其技术成熟铺平道路的战略忍耐,是为未来真正大规模普及下一代大型攻击舰积累底蕴的理性步骤。

这股看似分散于不同平台类型,实则协同前进的“低调造舰潮”,无论是052D系列从第26艘坚定迈向31艘并仍可能继续前进的步伐,还是075从第三、四艘后节奏调整又在近期明确规划第五艘的路径选择,都精确映射出当下中国海军装备发展的核心理念:“路线保守、技术精进”的二分平衡策略。

这种保守绝非守旧。

体现在造舰选择上,就是不轻易为追求概念上的“前卫”而放弃已被作战序列广泛接受、运行效率优异、具备持续升级迭代潜力的成熟平台。

持续批量建造052DM,是在新一代大型驱逐舰真正成熟前,为前线提供可靠区域防空、反舰、反潜和舰队指挥能力的最直接方案;在076技术风险尚未完全排解时“回过头”继续建设075,同样是确保在复杂的国际竞争与安全态势面前,维系并稳步扩大中国海军最关切的战略投送这一核心优势的现实之举。

同时,“保守”与“激进”又绝非对立选项。

“保守”平台框架下对新技术的集成应用上从不缺乏大胆尝试,052D经过持续改造适配直-20F就是鲜明的例子;对076这种革命性载体的投入与实践更是证明海军从不放弃对非对称作战潜力的执着探索。

此刻的建造节奏把控,恰恰是为那些激进的未来技术争取宝贵的验证窗口和实用化转化时间。

海军的“保守”,实质上是对核心战斗力稳定可持续输出的强烈坚持,其根本目的正是为了给那些更高维的技术突破积累经验、沉淀基础、创造空间。

因此,“成果寥寥”只是一种短暂的表象错觉,是被过分集中于明星舰艇的公众期待所遮蔽的视角偏差。

2025年中国海军的力量增长,其核心动能并非来自航母的短暂光环,而是深深植根于一场更为基础、更具体系支撑力的能力升级。

052D系列走向30艘、逼近40艘的规模,构建的是覆盖全域、难以撼动的区域防御基石;075项目迈过第三艘门槛后,第五艘的筹谋意味着具备“准航母”水平、能够支撑中等规模空中作战单元的海空基地阵列正悄然成型。

这支力量的扩张并非华而不实的数字秀场,而是中国以非战争手段确保和平发展空间、保护全球利益时最为有力的后盾与支撑。

这种悄然铺开的造舰潮,远比重磅航母的动态更能反映出海军建设扎实、持续、深化的战略定力,没有惊涛骇浪的喧哗,却是潜流涌动、汇聚深沉的真正能量聚合。

在这个“恐怖”增长率的背后,中国海军正在以最务实的方式,书写一部“低调”但绝不容忽视的力量建构史诗。



上一篇:四川女篮核武器就位!球迷:直接给她们颁奖吧
下一篇:印度军事之谜:为何能造核弹却搞不定坦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