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企观国资)
日前,贵州省能源领域迎来历史性重大变革,贵州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贵州能源”)吸收合并贵州乌江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乌江能源”)事项取得贵州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贵州省国资委”)批复,双方已于2025年9月8日签署了《吸收合并协议》。这一举措不仅标志着贵州打造全国清洁能源供应商和西南地区煤炭保供中心的战略迈出关键一步,更预示着一个覆盖煤、电、气、化全产业链的全新能源巨头正在崛起。
01
顺应能源发展大势
近年来,全球能源格局正经历深刻调整,能源转型与绿色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在国内,“双碳”目标的提出,为能源行业指明了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向。贵州作为国内重要的能源基地,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在能源结构调整和绿色转型过程中,既面临着机遇,也遭遇着挑战。
在此背景下,贵州能源与乌江能源的合并并非偶然,而是贵州省委、省政府自2022年起推进的能源产业系统性改革的关键一环。2022年12月,贵州省政府批复同意组建贵州能源集团。2023年3月,原盘江煤电集团更名为贵州能源集团;同年5月,该集团在贵阳揭牌成立,揭牌仪式上,贵州能源总经理兰海平曾公开表示,组建贵州能源集团是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机遇、建设全国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和西南地区煤炭保供中心的重大部署,是推进贵州省属国企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的重大成果。此次合并的决策,则进一步加速了这一进程。根据贵州盘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盘江股份”)9月9日公告,公司控股股东贵州能源吸收合并乌江能源完成后,贵州能源继续存续,仍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仍为贵州省国资委,不会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盘江股份公告表示,此次合并采用了吸收合并的方式,即贵州能源作为吸收方,乌江能源作为被吸收方。乌江能源的全部资产、债权债务、证照资质、业务、对外投资等均纳入本次吸收合并范围。合并后,乌江能源的债权债务以及持有其他公司的股权均由贵州能源承继,乌江能源解散并注销,贵州能源继续存续。
从股权结构来看,合并后的贵州能源股权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贵州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持股51.0005%,贵州省黔晟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持股39.4207%,贵州金融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贵民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6.7762%,西南能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8026%。多元化的股权结构有助于贵州能源在决策过程中充分听取各方意见,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也为贵州能源的未来发展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支持和资源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重组涉及多家上市公司股权变动。贵阳银行9月9日披露,其第二大股东贵州乌江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简称“乌江能投”)的控股股东将由乌江能源变更为贵州能源,后者将通过全资子公司乌江能投间接持有贵阳银行5.49%股份。这一调整使贵州能源的资本版图扩展至金融领域,进一步凸显其作为省级能源平台的核心地位。
02
规模跃升
合并后的贵州能源总资产将突破1500亿元,体量与竞争力实现质的飞跃。
从规模上看,合并后将进一步丰富贵州能源集团的能源结构。乌江能源在水电、光伏、页岩气等清洁能源领域的优势资源,将与贵州能源集团在煤炭、火电等传统能源领域的深厚基础形成互补,助力贵州能源集团构建更加多元、清洁、高效的能源体系。
贵州能源集团官网数据显示,贵州能源集团现有职工近7万人,注册资本200亿元。煤炭资源储量达110亿吨、煤炭产能4635万吨/年,焦化产能833万吨/年,页岩气年产量达到2.5亿立方米,天然气运营管道750千米。截至2025年9月,电力装机规模突破1000万千瓦,达到1065万千瓦,其中火电590万千瓦、新能源403万千瓦,绿电装机占比37.84%。预计到2025年底,电力装机将突破1200万千瓦,发电量将达到328亿千瓦时。
从业务板块看,合并后的贵州能源集团实现了多元化发展。煤炭板块,凭借丰富的煤炭资源和强大的生产能力,能够稳定供应贵州省内及周边地区的能源需求。电力板块,火电与新能源协同发展,既保证了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又符合绿色发展的趋势。此外,该集团在焦化、页岩气等领域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形成了完整的能源产业链。
03
承诺避免同业竞争
对于旗下上市企业盘江股份而言,此次合并对其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不会产生实质性影响。合并后,贵州能源继续作为盘江股份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仍为贵州省国资委。
不过,合并完成后,部分业务可能与盘江股份构成新的同业竞争。对此,贵州能源集团已明确表示,将积极采取措施避免同业竞争。待相关资产满足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规范性文件规定的资产注入条件时,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资产注入、资产转让、剥离等方式整合其控制的与盘江股份所经营相同及相似业务的其他企业,以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这一承诺为盘江股份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盘江股份作为贵州能源集团旗下重要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企业,截至2024年最新数据,盘江股份拥有可采储量近40亿吨,可采年限高于50年。近年来,盘江股份加速新能源转型,投资建设风电、光伏项目,截至2025年5月30日,盘江股份通过子公司共投资建设的新能源发电项目装机总容量为377万千瓦,已实现并网容量296万千瓦。合并后,盘江股份将能够在贵州能源集团的统一规划下,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实现持续稳定发展。
04
加速行业洗牌
“此次合并对贵州能源市场的竞争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从行业角度来看,贵州能源吸收合并乌江能源,将加速贵州省内能源企业的洗牌。一些小型企业可能因竞争加剧面临生存压力,尤其是在技术和资金实力上较弱的公司。而合并后的贵州能源将凭借其规模优势和资源整合能力,在行业中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企业观察报》表达这一观点。
从融资和合作角度来看,合并后的贵州能源话语权得到提升,有可能吸引更多的投资与技术合作。大型能源企业的合并往往能够增强市场信心,吸引金融机构提供更多的融资支持。同时,在技术合作方面,合并后的企业具有更强的研发实力和资源整合能力,能够与国内外先进企业开展更深入的合作,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在全球油价波动和能源转型加剧的背景下,合并有助于贵州能源降低运营风险,增强抗压能力。通过整合资源,企业可以优化生产布局,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在能源转型方面,乌江能源在水电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布局,将能够更好地推动贵州能源产业向绿色、低碳、高效方向发展,为贵州省乃至全国的能源转型贡献力量。
企观国资是企业观察报社官方微信公众号。《企业观察报》是由国务院国资委指导、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主管主办的全媒体平台,被国务院国资委认定为“国资国企自有舆论平台”,致力于以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视角关注报道中国企业改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