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赣两省很多人都听过老一辈人到广东挑盐,即“挑南盐”的故事,也有一些高寿的亲历者可能还在世。前段时间,我也写了《为何古代湖南和江西都去广东挑盐?有意思的贩私盐路线》,和《湘赣两省老一辈到广东挑盐的往事,多少血汗辛酸泪》这两篇文章,大家可以直接点击阅读,我也不再复述“挑南盐”的原因和其中的艰辛了。
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讲老一辈人挑南盐的路线。这些路线都是我综合各位读者留言和部分历史资料,再用民国初年地图和现代地图比对而得出的结果。可能有些细节不对,但考证的过程非常辛苦,还望各位提出宝贵意见和海涵。
一般来说,湖南到广东和广西挑盐有好几条主路,对应着五个食盐集散地,从东向西,广东的仁化城口镇,乐昌坪石镇,连州星子镇,广西贺州八布区、全州县全州镇。
我们逐个来说一下这些线路。
第一条线,从仁化挑盐到汝城和桂东。
这条线路的起点是仁化县城口镇。粤盐能通过水运,溯北江的支流九龙江而上达到这里卸货,然后通过挑夫运到汝城和桂东,
具体路线是:仁化城口镇→汝城风门坳→三江口镇→高排塘(今地名待考)→腊岭坳→官桥→担盐坳→大来圩→汝城县城→新铺→石柱→桂东关山铺→太平圩→东坡铺→桂东。
这条挑盐线路仅仅是供应汝城县、桂东县和资兴东部地区,所以运输量并不大。
第二条线路,从韶关坪石往宜章东部和郴州市,并从今郴州市辐射永兴、耒阳安仁等县和资兴西部地区。
具体路线是:广东乐昌县坪石镇→湖南宜章县白石渡镇→翻越折岭→邓家塘→良田→郴州。
这条线路还不是运输量最大的线路,在广东往湖南的挑盐的线路中只能排第二。
现在我们来说说运输量最大的线路,也就是粤盐的第一大集散地,从连州星子镇出发的两条线路。根据线路的走向,我们把这两条线路分别称之为北线和西线。
我先看看北线。北线辐射的距离特别远,从连州星子镇出发,一路向北,经湖南临武、嘉禾、桂阳、长宁,一直辐射到了衡阳、祁东,甚至邵东等地。
有一个热心的读者,给我们考证出了从星子镇到临武县的超级详细路线,具体是:连州星子盐埠→四方→新铺地→三家店→五里亭→半边铺→十字铺→前村江→百土脚→顺头岭→土桥→临武。
从临武出发,北线接下来的主路线是:临武→香花铺村→翻越骑田岭→桂阳→平冈→欧阳海乡天鹅坪→常宁县→柏坊镇→衡南栗江镇→衡阳市→西渡镇→佘田桥镇→火厂坪镇→两头塘(邵东)。
上面的线路仅列出了北上的主线,分支线路较多,如到新田,祁东等县,就不一一考证了。
我们再来看看从星子镇出发的西线,西线主要是从星子盐埠出发,往南山、宁远和永州方向。西线又分为大路和小道。
西线大路的具体路线是:连州星子镇→临武→朱禾铺→蓝山火田铺→蓝山县→界头铺→杨梅山→宁远杉头铺→宁远县→双排→永州。
西线的小路,多为私盐运输,有一个网友给了我一条详细路线。
具体路线是:连州星子镇→南风坳→蓝山万年桥→凉亭坳→正冲→坦水坪→茶花坪→滴水营→四马桥→公坝→道县。
我仔细看了下地图,这条路翻山越岭特别多,应该是贩私盐走的居多。
我们再来看看西面的路线。西面的路线又分为潇贺古道线和全州线。
潇贺古道线也分为东线和西线。
东路具体路线:道县西关双屋凉亭→道县祥霖铺镇→江华县沱江镇→江华县大路铺镇→江华县白芒营镇→江华县河路口镇→广西贺州八步区桂岭镇。
西线的具体路线:道县西关双屋凉亭→道县新车镇午田村→江永县上江圩镇→江永县城→江永县夏层铺镇上甘棠村→ 江永县桃川镇 → 广西富川县 → 钟山县→ 贺州。
我们再来看看最西面的线路。
这条线路是宝庆府(邵阳)南部的武冈、城步、新宁和绥宁的挑夫的主要通道。
这条路也细分为两条路线。
第一条线路:全州→盆溪隘(进入湖南)→崀山村→新宁县→岐塘→龙溪→武冈。
第二条线路:全州→茶坪(进入湖南)→卡田→上水坪→矮岭子→青山湾→城步。
以上我整理出的清末和民国挑盐的路线,各位如果有补充的,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