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最近欧盟在稀土问题上的“小动作”,你要是随便翻翻新闻,就能闻到他们心里那股焦虑味儿——遮都遮不住,藏都藏不了。
稀土出口这事儿,本来是各凭本事,结果这回,整个欧盟开始“组团”跟中国打求救电话,还专门搭起了什么“特殊沟通管道”——听着高大上,其实明眼人一看就懂,这不就是他们焦头烂额的自救热线吗?
谢夫乔维奇那天在科威特,话说得一点都不藏着掖着,自从中国的稀土出口管制一出,欧洲企业递过去的2000多份申请,有一半还被挡在门外。
这可不是小打小闹,盘算一下,欧盟当前最吃香的新能源产业、高端制造业,那可都是“一把稀土撑全场”。
电动车、风力涡轮机啥的,没有稀土,你就是给它插翅它都飞不起来。
关键还在于稀土加工这事儿,中国人说了算。
全世界98%产能都握在咱手里,你欧盟有矿也得找中国帮你加工。
这现实你说尴尬不尴尬?
说实话,开了“特殊沟通管道”,表面上看欧盟是想松口气,但实际上他们心里有数,指望中国放宽管制?别做梦了。
据说欧盟内部早就打了预防针,“经济安全路线图”在稀土上还处于“马老板还没见马化腾”阶段,根本看不到啥成效。
他们还憋着搞个“通用许可证”,想提前给企业备几个批文打底,用的时候能直接出口。
这事儿熬时间不说,最后能不能落地,还得看中国有没有心情。
归根结底,你说是合作通道,实际上更像欧盟的“紧急求救热线”。
这锅里的水都烧开了,谢夫乔维奇自己也承认,稀土断供,制造业直接挨一闷棍,损失大得让人头秃。
德国那些车企心里清楚得很,电动车还是传统汽车,稀土玩意少一点,我整个生产线也得跟着刹车——这波羊毛,不薅中国的,欧盟连自己的外套都缝不起来。
结果他们着急谈稀土管制,背后还能听到抱怨声,说什么“中国这卡得太猛了”,那你怎么不问问是谁先动得手?
话说回来,欧盟这种心态还挺让人琢磨。
一边嘴上说跟中国合作,一边背地里各种设障,嘴上一套背后一套。
之前荷兰政府突然祭出什么“货物可用性法”,就是欧盟常见的变着法儿不让中国企业舒服,把中国企业硬生生地踢出了安世半导体控股权,说是“防止技术外流”,其实就是自己心里不安。
这事才刚过没几天,欧盟又喊着找中国谈稀土,还嫌中国管得太紧了。
那请问,是谁先打压谁的企业的?
这逻辑别说中国看不懂,连路人甲路人乙都觉得离谱。
大众、宝马那些欧洲车企也跟着急眼,德国汽车工业协会都忍不住敲警钟——芯片断供就停产,每天几百万欧元的损失,谁受得了?
中国后来还主动松了点禁令,算是给台阶下了,可欧盟倒好,转身又想让中国承诺“不打稀土牌”。
说白了,这事儿就像是打扑克,你不许我出大王,还能随便出顺子?这逻辑正经想想,人都笑出声。
他们老觉得自己能任性专挑中国企业下手,却不让中国合理反击。
稀土这玩意,你说是空气?随便吸呗?
欧盟要稳定供应,不愿付出代价,还指望“我随便拿大便宜”?想啥呢?
话说这么一捋,感觉欧盟这回是提前感受了“中国特色的教育”。
搂草打兔子这事,实际上也是中国和美国较劲的时候把欧盟顺带也加了个“套餐”。
中国完善稀土出口管制最早是为了应对美国的“骚操作”。
去年中美日内瓦关税谈判会上,美国一边许诺取消关税,一边又试探着让中国放松稀土出口管制。
美国为什么这么在意?
你看他们军工那边,87%的供应链都得靠中国稀土撑场子。
拿F-35战斗机举例,随便一架就得塞进去四五百公斤稀土,这东西一断,全线都得趴窝。
美国清楚这玩意关系到国防核心,所以一直在琢磨让中国放松管制,可人家小算盘精着呢。
中国也不是吃素的,2023年开始,稀土不仅被纳入大宗商品统计,还频繁查走私。
今年头四个月,全国就查出来80亿走私稀土,打击那是实打实的。
同时还把稀土出口管制清单升级了,把出口的环节全都拴得死死的。
管制一打牢,欧盟自然也被圈了进去。
本来中国不是专门针对谁,谁缺谁叫“不巧”,谁想钻空子都一视同仁。
欧盟前些年还跟着美国学,管技术一卡,投资审查也跟着搞,到自己缺稀土,才想起来向中国要资源,逻辑真是“现学现卖”。
其实说白了,谁都懂关键资源安全该放第一。
中国稀土管制实属必然,任何一个能打的国家遇上稀缺资源还不是都得攥紧?
欧盟不是没想过“自救”,高喊着要去非洲、拉美、爱沙尼亚开发矿产,还弄出个《关键原材料法案》充场面。
但行家心里明镜似的,找矿、勘探、成套建设,最少也得十年二十年打底,快不了。
最逗的是,欧盟现在嘴巴上硬气,心里全靠中国稀土续命。
时间拖得再久,最后还得交作业给中国。
你说他们想明白了吗?
其实这事儿早有大佬支招:
欧盟真想让中国在稀土上松口?行啊,先放下单边技术出口管制,别再搞那些让中国难堪的“小动作”;
再不济,至少别一边在技术上卡中国脖子,一边又当“白嫖王”。
这道理,商场里卖菜都讲:你多付钱,我多给你称点儿;你耍赖,那没门儿。
国际贸易也是一回事,谁也不是傻子。
说到底,稀土不是“九块九包邮”。
中美这场博弈,稀土成了中国手里的王炸,谁敢不守规矩,随时“茶凉”。
这回欧盟碰上管制升级,正好被敲了警钟。
“特殊沟通管道”算是开张了,但拿不拿得到稀土,关键你得拿诚意出来。
哪些卡中国的技术、叼难中国企业的大招,你先收一收,是不是更容易谈得拢?
这话糙理不糙吧?
贸易江湖,最忌讳的就是只想捞好处不管后果。
合作从来都是你来我往,没谁有“我一分钱不花你给我送快递”的红利。
想要赚中国稀土的钱,还想敲中国的“竹杠”,这算盘珠子飞得有点太快了。
底线规矩你先尊重,资源分配才可能公平。
本来嘛,“你对我敞亮,我才真心和你过日子”,这才是国际关系里最靠谱的路数。
不然呢,你一边把门关死,一边喊着让我白送——中国要顺手教训一下,这不是合情合理吗?
折腾来折腾去,欧盟现在也算吃亏吃明白了。
“稀土自由”,不是嘴里说说就能来的,别动不动自我感觉良好,以为中国就该无条件配合。
眼看着局势推到这地步,你觉得欧盟下一步该怎么做?
如果你有好想法,不妨留言聊聊。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