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机坠海后,美航母冲向黄岩岛,中国要拔4颗钉子,战区进入高度戒备
美军在南海丢了脸还不收手,居然拉上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一起帮菲律宾壮胆。最近“尼米兹”号航母战斗群突然成了话题中心,本来这艘船是在中东晃悠,为伊朗敲打一下,也给以色列撑场面。谁想到以色列跟哈马斯刚停火,“尼米兹”就绕过马六甲,一头扎进南海,要替菲律宾站台。
刚到没多久,闹剧就开始了。10月26号,“尼米兹”上的一架“海鹰”直升机加上一架“超级大黄蜂”,起飞之后全都掉进了海里。这事让正在马来西亚访问的特朗普有点下不来台,不管怎么看,这都是糗事一桩。
中国外交部那边直接甩出几句话:美军飞机是在南海演练的时候栽进去的,说白了就是你们炫耀武力才搞出安全问题,是破坏地区和平稳定的祸根。不过美国人还是硬着头皮往前冲,战机掉水以后,“尼米兹”号干脆开到黄岩岛附近,又联合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在南海南下巡游了一圈。
这一波操作结果又是一次集体尴尬。到了11月2号,商业卫星拍下来画面——中国四艘军舰堂而皇之插入美航母编队,而且距离很近。据说这阵仗是055型驱逐舰领衔,就这么和美方来了个正面对峙。从现场看出来,中国的大驱现在已经能硬杠美国航母,那如果换成中国自己的福建舰呢?只会更猛吧。这种场景不是第一次,从去年开始055大驱靠着灵活机动、指挥系统还有反舰火力,经常盯梢溜进来的美军航母。而且每次对峙,美方从来也没敢先动手,因为大家心里清楚,中国高超音速导弹可不是摆设。
本轮也一样,美国想拿新西兰、澳大利亚做挡箭牌给菲律宾撑腰,到最后变成中国军舰身后的布景板。有时候不得不说,美方折腾半天,还不是被当配角?
其实除了这些军事动作,更大的麻烦还是局势搅局者的问题。这回美国为什么非得凑热闹?离不开一个字——菲。就是因为菲律宾主动勾搭外部力量,把整个南海气氛弄得越来越紧张。今年还真是不消停,像10月6号时菲联手美国玩联合演习,还叫日本、澳大利亚、法国等围观;到了10月31号,美菲又打算组建什么“联合特遣队”,继续强化他们在南海的存在感。
照这个劲头发展下去,大概率迟早爆发摩擦,而幕后推手毫无疑问就是菲律宾。不久前解放军南部战区公开表态,说得很明白:现在搅乱南海的是谁,就是菲律宾,让区域稳定不断受影响。所以咱们必须高度戒备,全力守护国家主权和相关权益,一个字不能少。
再看另外几个角色,对中国来说最急迫的是把“四颗钉子”拔掉,不光是美菲,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也榜上有名。这两家最近表现特别积极,各种参与行动,今年2月份055遵义号带队去了趟澳洲附近公海,当场实弹射击秀肌肉。但时间过去八个月多点儿,结果发现澳方依旧喜欢挑事儿,还跑到南海外线刷存在感,看样子可能还得再提醒一下他们别太飘了。
对于美国而言,现在压力一点也不小。福建舰马上服役,再加第二批6艘055全部下水,总共3艘国产航母+14艘顶级大驱,这配置怎么应付?自从2017年以后,美国人在这里各种事故不断,包括坠机撞船啥都有,而且基本都是自己失误造成,有些甚至连中国都懒得理会。一味为菲律宾站台,到底值不值,这个账恐怕只有华盛顿自己心里清楚。如果真的逼到极限,是不是该好好掂量一下接下来怎么走?
不少圈内人觉得这种频繁碰撞,其实已经说明双方底线在哪里。一边拼技术实力,一边比耐心,比胆量。当初055大驱亮相时很多人质疑它到底有没有用,现在看来不仅用上了,还越用越顺手;至于福建舰,只要正式加入序列,那格局肯定又是一番模样。有时候觉得这些所谓盟友,其实未必真正懂行,多国混合编队只是看起来声势浩大,但真碰上硬茬,有几家愿意第一个跳出来?
今年以来,美菲关系明显更加密切,不过每次遇险或者风波,都逃不过舆论关注。从坠机事件后续来看,无论官方如何解释,也改变不了现实状况。“展示武力”的套路总归有限,如果没有实际行动支撑,只剩下一堆口头威慑,很快就露馅儿。本地网友调侃说:“背景板不好当啊!”确实如此,被动挨揍只能眼睁睁看别人秀操作,这滋味估计不好受吧。
目前各路消息显示,中方不会轻易退让,每一次强硬回应都伴随具体举措,比如派出更多主力作战平台,用实际行动堵住对方嘴巴。从近期卫星图像分析可以看到,在关键节点出现的新锐装备数量持续增加,并且整体部署节奏明显加快。不难理解,为何周边一些国家突然变得紧张起来,他们担忧的不仅仅是眼前利益,还有长远战略考量。但归根结底,没有哪一家能左右中方立场,该维护的一寸土地绝不会含糊,该捍卫的一条权益一定会坚持到底。
关于未来形势,目前没有明确答案,各种猜测满天飞,但真实情况只有当事人才知道细节。在这样复杂环境下,多国博弈注定充满变数,每一步棋落子之前都会仔细盘算利弊,很少有人愿意冒险成为牺牲品。如果再发生类似事件,相信所有相关方面都会有所警觉,该做准备的人早已悄悄布局,只待关键时刻亮剑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