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公司吧,你总感觉它活着,但又好像已经死了。
它会呼吸,会发财报,会画PPT,甚至还会给你端出一些看上去热气腾腾,吃起来却味同嚼蜡的工业化食品。
你以为它在做游戏,其实它是在做风险管理。
说的就是你,育碧。
最近圈子里又在传那个被砍掉的南北战争题材《刺客信条》了,这事儿就像游戏圈的鬼故事,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被拉出来吓唬一下小朋友,顺便让老玩家们集体叹一口气。
说真的,这事儿就离谱。
一个本来能封神,或者说至少能让“美国三部曲”完美收官的项目,就这么被扔进了历史的垃圾桶。
理由?
你听听这理由,简直比游戏本身还好笑——怕惹上种族歧视的麻烦。
我反正是没看懂。
1
我们先来盘盘,这个被砍掉的项目,到底有多“天胡开局”。
游戏背景,美国南北战争。主角,一个前黑人奴隶。敌人,臭名昭著的3K党。
这剧本,还需要写吗?
这简直是把“正义执行”、“复仇爽文”、“历史厚重感”三个王炸直接拍你脸上了。
你想想看,《刺客信条》这个IP的核心是什么?是在真实的历史洪流中,扮演一个反抗者,去对抗那些躲在幕后的压迫势力。
还有比“一个前奴隶,拿起武器,在解放黑奴的战争中,去猎杀那些搞种族压迫的极端分子”更符合《刺客信条》精神的剧本吗?
没有了。真的,一滴都没有了。
论主角动机,拉满了。国仇家恨,种族解放,个人复仇,buff叠得比千层饼还厚。
论反派塑造,也简单。3K党这种人类文明史上的渣滓,根本不需要洗白,玩家杀起来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甚至可以说充满了道德上的快感。
论历史契合度,更是完美。《刺客信条3》讲独立战争,《叛变》补全了七年战争的北美视角,再来一部南北战争,正好把美国建国史上最重要的几个节点串起来,形成一个有始有终的“美国往事”三部曲。(虽然这三部曲是咱们玩家自己封的,育碧自己可能都没想那么远)
这项目,从立意到执行,几乎不存在任何逻辑上的硬伤,它天生就站在了“政治正确”的制高点上,而且是那种让所有人都没话说的、绝对的“正义”。
结果呢?
育碧说,我们怕。
怕什么?怕在特朗普可能上台的今天,推出一个黑人主角对抗白人至上主义者的游戏,会引爆舆论。
这逻辑,简直骚到我腰了。
2
讲白了,不就是那点事儿么。
育碧怕的从来不是“政治不正确”,它怕的是“政治”本身。
它怕的是任何可能引发大规模、不可控的玩家社群争论的话题。它追求的不是“正确”,而是“安全”。
是那种万籁俱寂,所有人都闭嘴,默默掏钱买罐头的绝对安全。
最魔幻的地方就来了。
你一边因为怕惹麻烦,砍掉了一个设定上毫无问题的南北战争黑奴主角。
另一边,你却在《刺客信条:影》里,硬是顶着日本玩家和全球历史爱好者的口水,把一个存在感和历史地位都备受争议的黑人武士“弥助”抬上了主角之位。
这操作,精神分裂看了都要递根烟。
在日本战国时代,一个群雄并起、豪杰辈出的地方,你放着那么多土生土长的传奇忍者、武士不用,非要选一个在历史上仅有几笔记录的“外国人”当主角,这本身就是一件需要巨大勇气,并且要用极其牛逼的叙事能力去说服玩家的事情。
结果,育碧非但没把这个故事讲圆,反而因为这个选角,提前点燃了全世界的舆论火药桶。
一边是送分题,一个天生就政治正确的完美主角,你弃之如敝履。
另一边是地狱难度的附加题,一个怎么写都可能得罪人的角色,你偏要迎难而上。
你说育碧是为了坚持多元化,坚持政治正确吗?
别逗了。
如果它真的在乎,那个南北战争的项目就不会死。那个项目才是真正能把“多元化”和“好故事”完美结合的典范。
所以真相只有一个。
育碧内部的决策机制,已经彻底失能了。
他们的脑子里没有艺术,没有创作,没有玩家,只有一堆由市场部门、公关部门、法务部门提供的冰冷数据和风险评估报告。
他们看到的不是一个伟大的故事,而是一个舆论风险等级为“高”的红色标签。他们看到的不是一个充满魅力的角色,而是一个可能导致股价波动的“不稳定资产”。
这已经不是在做游戏了,这是在炒股。还是那种心脏最小,一有风吹草动就立刻割肉离场的散户。
3
这事儿真正可悲的,不是一个游戏的死亡,而是一种精神的死亡。
它标志着育碧这家曾经以“历史旅游模拟器”闻名,敢于触碰各种敏感题材的公司,彻底变成了一个被自己创造的公式所束缚的懦夫。
育碧现在最核心的企业文化,就是一个字,怕。
我再说一遍,就是刻在DNA里的那种,怕。
怕创新失败,所以我们年复一年地做罐头,把一个公式用到天荒地老。
怕题材敏感,所以我们宁可架空历史,也不敢再现真实。宁可搞出弥助这种争议角色,也不敢碰南北战争这种“真麻烦”。(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看法)
怕玩家不满意,所以我们用海量且重复的“问号”去填充地图,用时间去稀释内容的贫乏,让你感觉你“玩到”了很多,但通关后又好像什么都没记住。
这种恐惧,最终让育碧的游戏失去了一样最重要的东西——灵魂。
你看现在的《刺客信条》,它有华丽的画面,有庞大的世界,有越来越复杂的系统,但它没有了能让人记住的“那一刻”。
没有了Ezio站在屋顶上,看着文艺复兴的佛罗伦萨时的那种震撼。
没有了爱德华·肯威开着寒鸦号,在加勒比海的暴风雨中怒吼时的那种自由。
也没有了巴耶克在失去儿子后,眼神中那种跨越千年的悲伤。
剩下的,只是一个又一个等待你去清理的清单,一个又一个让你在鄙视和不舍之间反复横跳的商业产品。
那个被砍掉的南北战争项目,就像是育碧旧时代精神最后的一缕回光。
它本可以证明,育碧依然有能力,也有勇气去讲述一个真正有力量、有价值的故事。
但育碧亲手掐灭了这道光。
然后转身,继续娴熟地为我们生产那些绝对安全、绝对无聊,也绝对不会在历史上留下任何印记的罐头。
这真的很重要。我是说,这事儿真的、真的很重要。它告诉我们,一个巨头的腐朽,往往是从丢掉勇气开始的。
所以,也别遗憾了。
毕竟,对一个已经决定了要跪着挣钱的公司来说,你非要它站起来,这本身就是一种残忍。
就这样吧,累了,毁灭吧。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