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这片土地,自古以来就是帝国坟场,但现在看来,它更像一个大型职场PUA现场。
最近,阿富汗临时政府,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塔利班,上演了一出让人直呼“卧槽”的神奇操作。简单来说,就是刚跟美国来的HR总监喝完咖啡,扭头就把隔壁工位几个老实人同事的忠告当成了废纸。
这事儿魔幻在哪?魔幻在塔利班这哥们,像极了一个刚拿到天使轮投资、但公司账户已经见底的小老板。
一边,是穿西装打领带的美国风投(VC),拍着他的肩膀说:“兄弟,你手头那个叫‘人质’的项目,我买了。钱嘛,好说,先给你点‘国际形象’和‘民生援助’的口头期权,让你回去好跟员工交代。”
另一边,是几个实在的产业资本,中俄伊巴这几个邻居,语重心长地跟他说:“兄弟,你公司(阿富汗)的安保系统(反恐)有漏洞啊,‘伊斯兰国’那帮病毒还在你服务器里潜伏着。不清理干净,我们没法把供应链和能源大单放心地交给你。”
结果呢?
塔利班这位小老板,选择了跟风投握手言欢,甚至还拿到了风投总监在朋友圈的点赞——“与邻国关系迈出积极一步”。然后,他转头就对着产业资本的几位老哥怒吼:“你们这是干涉我公司内部治理!我的安保天下第一!”
这操作,说白了,就是为了几口嗟来之食,把长期饭票给撕了。
你以为这是政治?不,这TM就是人性。
我们先把这事儿的皮扒了,看看里面的骨头。塔利班和美国的这笔交易,本质上就是一场“人质KPI”的兑换游戏。
从今年开始,美国和塔利班已经玩了三轮了。你放一个美国人,我给你松一松经济制裁的口子,或者在国际上给你说两句好话。这次放了个叫阿米里的美国公民,美国国务卿立马发推感谢,顺便还带上了卡塔尔,显得特别国际化、特别有面子。
这对塔利班来说,简直是毒药般的诱惑。
为什么?因为穷。穷到发慌。现在的阿富汗,经济高度依赖国际援助,没了这笔钱,别说发展了,老百姓吃饭都成问题。美国人拿捏的就是这一点,用一点点民生援助当鱼饵,吊着塔利班这条快饿死的鱼。
每次释放一个人质,塔利班就像完成了一次对赌协议(VAM),可以拿着美国人的口头表扬,回去对内宣传:“看,大哥我正在积极争取外资,困难是暂时的,面包会有的!”
这种“一次交换一次甜头”的模式,就像渣男的甜言蜜语,虽然知道不靠谱,但就是忍不住上头。因为它提供了一种“立刻就能爽”的幻觉。
相比之下,中俄伊巴这几个老邻居的建议,就显得“不近人情”了。
他们说的啥?说你阿富汗境内还有“伊斯兰国”呼罗珊分支(ISIS-K)和巴基斯坦塔利班这些恐怖组织的残余。这可不是空穴来风,是联合国报告里都写明白了的。这些组织不光在你家搞事,还天天琢磨着往我们家渗透,威胁边境安全。
所以,邻居们提这个,不是为了让你难堪,而是带着合作项目来的。
中国的跨境基建,修路架桥,打通物流,让你家的土豆能卖出去。俄罗斯的能源开发,挖矿开油,解决就业,让你有稳定的财政收入。这些项目,哪个不是能让阿富汗从根子上翻身的硬核资产?
但所有这些合作,都有一个前置条件:安全。
你得证明你家院子是干净的,不会今天修了路,明天就被恐怖分子炸了;今天建了厂,后天工人就被绑了。
俄罗斯人话都说明白了:我们暂时取消对你的禁令,是看你表现。你要是反恐不利索,禁令随时给你恢复。
说白了,邻居们提供的是一个虽然辛苦但能自力更生的“创业方案”,而美国提供的是一个随时可能断供的“包养合同”。
塔利班为什么对“创业方案”反应这么大,甚至觉得被“揭了老底”?
因为这直接戳破了他们对外营造的“优等生”形象。塔利班上台后,一直想撕掉“恐怖组织”的标签,拼命在国际上刷存在感,证明自己是个负责任的现代政府。现在邻居们直接点出“你家安保不行”,等于当着全世界的面,扒下了他的底裤。
面子挂不住,自然就要恼羞成怒。
但是,兄弟,成年人的世界里,面子是最不值钱的东西,特别是当你穷得叮当响的时候。为了虚无缥缈的面子,去拥抱一个历史上把你坑得最惨的“伙伴”,这已经不是天真,而是愚蠢了。
我们不妨把时间线拉长,看看美国的“援助”到底是个什么货色。
现在跟你谈笑风生的美国特使,代表的是拜登政府。可美国国内马上就要大选了,特朗普那边的声音可一点都不友好。特朗普多次公开表示,要“收回巴格拉姆空军基地”,甚至暗示不配合就要采取行动。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美国今天的“援助承诺”,明天就可能变成“基地换援助”的勒索。万一特朗普上台,把这两个议题捆绑在一起,你塔利班今天放的人、陪的笑脸,明天可能就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甚至还要割地赔款。
这种骚操作,美国历史上干得还少吗?
塔利班不是没吃过这种亏。上世纪90年代,他们也曾亲近美国、疏远俄罗斯,结果呢?被美国玩弄于股掌之间,最后因为治理和安全问题被彻底孤立。历史的剧本何其相似,只是演员换了一批。
更深层次的逻辑是,美国根本不希望阿富汗稳定。
一个稳定、繁荣、与中俄深度绑定的阿富汗,是美国地缘战略的噩梦。所以,美国最优的策略,就是用最低的成本,像养蛊一样,让阿富汗处于一种“半死不活、时断时续”的混乱状态。
给你一点援助,让你不至于立刻崩盘,但绝不给你造血能力。用人质问题、人权问题、妇女权益问题,轮番敲打你,让你永远无法正常融入周边国家的发展快车道。
说白了,美国不是来扶贫的,是来埋雷的。塔利班以为自己在跟美国做交易,实际上,它自己就是交易的一部分。
真正能让阿富汗走出泥潭的,恰恰是那些被它怼回去的“逆耳忠言”。
中俄提供的基建和能源合作,是实打实的造血机器。它慢,它需要艰苦的努力,需要你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去清理门户,但它能让你从一个靠输血度日的病人,变成一个能自己吃饭的正常人。
在大国博弈的牌桌上,小国的生存法则从来不是“选边站”,而是利用自己的位置,创造“被各方都需要”的价值。对于阿富汗来说,它的最大价值,就是成为连接中亚、南亚、东亚的和平稳定枢纽,而不是一个随时可能爆炸的火药桶。
塔利班这次为了点短期利益,就去赌美国的信誉,无异于把身家性命押在了一个职业老千的人品上。
这一步看似“积极”的外交小碎步,如果踩错了平衡点,很可能就是滑向更深渊的第一步。毕竟,被渣男骗一次是天真,被同一个渣男用同样的套路骗两次,那就是活该了。
希望喀布尔的衮衮诸公,能早点想明白这个道理。靠别人施舍的面包,永远养不活一个真正的国家。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