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老不尊?不,是坏透了的心——体育场肘击学生老头惹众怒,网友喊话:别再拿“岁数大”当护身符!
肘击,不是偶然,是蓄意。
更让人炸毛的,是网友扒出的疑似“老伴指使”细节。
在老头第一次出手之前,视频里出现一名身穿碎花衣服、手持扇子的老太太,似乎正在一边走一边对老头说话,甚至用扇子指着什么方向。老头转头回应后,随即将老太太护到内道,自己则猛然对迎面跑来的学生发动第一次肘击。
第二次肘击,更是干脆利落,仿佛“继续执行任务”。
你细品,这是巧合吗?还是默契?抑或,这对“老夫妻”早就把“体育场跑道”当成他们的专属散步区,看到年轻人奔跑就眼红、就想“教训一下”?
不管是嫉妒也好、仇视也罢,说白了,这是彻头彻尾的“为老不尊”+蓄意伤害。
而更让人反胃的,是他们干这事时的底气。
他们不怕被骂,因为知道“岁数大了”。他们不怕被查,因为觉得“最多说教几句”。他们不怕担责,因为“我都这么老了,你还能拿我怎么样?”
这种心态,说穿了,就是钻法律的空子、蹭年龄的红利。可问题是,年龄从来不是犯罪的豁免卡,道德也不该被皱纹折叠。
有网友一针见血:
“不是老人变坏了,是坏人变老了。”
评论区里,愤怒炸开了锅:
“建议停发养老金!”
“查清楚他退休前是干啥的!”
“曝光全家,子女也该知道自己父母干了什么事!”
“拘留、拘留、拘留!”
也有人理智发声:“别张嘴就停养老金,这不是合法的惩戒手段,但必须依法追责,绝不能宽容。”
确实,养老金不是能随便喊停的东西,但“老年人伤害他人”“故意肘击致伤”的行为,法律上该追责就要追责。拘留、罚款、行政处罚,样样不能少。如果造成学生身体伤害,还得追究民事赔偿责任。
别跟我讲“老人家没恶意”,别说“他只是走路不小心”。
一个人会不会肘击,动作一看就知道是不是“习惯使然”还是“出手成性”。正常人在公共空间,即便发生擦碰,也会道歉让路,不会如此精准发力把人拐翻在地。
更讽刺的是——这是体育场,学生在跑步,老人在散步。谁是“主场”?谁该避让?——学生,是学校体育课上在操场上训练,不是在你家客厅跑圈;——你来的是公共跑道,不是敬老广场;你可以锻炼,不可以仇视年轻人。
为什么一些老人仇视年轻人?因为他们看不得年轻人有活力、有速度、有前途;因为他们觉得“我老了你们就该让我”;因为他们以为“自己岁数大,就能随便使绊子。”
这不是个别人的问题,而是一种可怕的**“道德破产式老年优越感”**。
曾经有过类似事件:地铁上老人恶意拽孩子头发;公交车上老人硬坐孕妇专座;商场里老人蓄意摔倒碰瓷……每一次舆论哗然,每一次不了了之。这回呢?我们不能再让他“不了了之”!
警方不能调解了事,必须启动法律程序;社区不能睁只眼闭只眼,必须介入通报;家属也该站出来看看自己爸妈在外面干的事——积的不是德,是冤。
我们尊重老人,但不是纵容恶人。年龄不是“豁免权”,更不是“打人许可证”。
别再打着“传统”“孝顺”的旗号袒护恶行。老年人要有老年人的样子,不能一边享受尊重,一边践踏规则。
否则,社会的敬老,就会被这样的行为逐渐消耗殆尽。
你怎么看“老年人恶意肘击学生”这件事?你支持依法处理、还是调解了事?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也转发提醒身边的人:老不等于可以胡来,尊重不能被滥用!